2008年2月21日 星期四

 

裝飾藝術時期的珠寶





裝飾藝術時期的珠寶
ART DECO JEWELRY

一九二零年代左右,維多利亞時代嚴謹保守的餘風尚存一息,另外的“新藝術”(Art Nouveau)潮流和“愛德華時期”(Edwardian)風格也逐漸走近尾聲,“怒吼的二零年代”(The Roaring Twenties)慢慢地在歐洲興起;他們對抗保守的“禁酒令”,他們追求自我解放;雞尾酒會、節奏快速的舞步(Charleston)和爵士樂、驚世駭俗的社交動作、流線型的傢俱、幾合圖形的建築、動感十足的珠寶裝飾,把整個歐洲和北美帶進了“頹廢的一代 ”(Decadent period)。1925年,在法國巴黎舉行“現代裝飾藝術及工業博覽會”(Exposition des Arts Dêcoratifs et Industriels Modernes),它向全世界的人們展示了新世紀的機械,建築和創作藝術的新空間及概念。於是,珠寶界也在這個時代的大潮流中,湧起了另一個創世紀的新風格,取代了浪漫的新藝術(Art Nouveau),取代了保守的維多利亞風格,甚至於取代了屹立不搖的新古典主義。這個新時代便以博覽會的主題來命名為“裝飾藝術”(Art Deco)。

一、裝飾藝術的特徵:
  在珠寶界中所謂的“裝飾藝術”年代,大約是從1920年到1939年之間;在這段歲月中,充滿了叛逆、新奇和恐慌,群眾夾雜在機械、音樂、戰爭、狂歡以及新文明所帶來的急速腳步之中,造成了在這個大時代的人們,開始放縱自己,追求自我,逃避壓力。因此,這個時期的珠寶創作,就在試著把藝術和設計的品味與當時粗糙的“量產”(mass production)融合在一起。
  設計師們既沒有辦法抗拒現實文明的壓力,又不願放棄自我的存在;於是他們大膽地採用了當代的體材和現有的任何材料,配上動感十足,顏色鮮明,對比強烈以及玩世不恭,無憂無慮(carefree)的設計理念,來表達在這個潮流下所擁有的獨特裝飾藝術風格。  

二、裝飾藝術所使用的材料:
“裝飾藝術”時期所使用的材料幾乎無所不包,從傳統的貴寶石如鑽石、紅藍寶、金、銀、珍珠到非傳統及新材料的塑膠、鉻鐵、玻璃、白金、白鐵礦石(marcasite) 等等,都運用在他們的作品裡。
十九世紀時,白金已經逐漸地被應用在珠寶首飾,到了這個時期更把這種生硬而韌性極大的白色金屬擴大用在祖母綠、藍寶及鑽石的鑲作上。尤其是與顏色非常鮮明的珊瑚、玉、黑瑪瑙(onyx)或青金石相互搭配,讓藝術創作的理念和表現有異於新藝術和維多利亞的風格。
由於工業技術和工具的發展,鑽石的形狀不再限於圓形切割,前所未見的祖母綠切割(emerald cut)、梨型(pear shapes)、橄欖型(marquises)及心型(heart shapes)都很技巧而且自然地應用在對稱和幾何圖形的設計上。
一種在19世紀由英國科學家派克斯(Alexander Parkes)所發明的硝化賽路珞(cellulose nitrate)--也就是現代塑料的前身--崛然而起;由於這種產品能以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甚至於有色帶、紋路的圖案,來模仿各種寶石,所以很快地便被設計師們應用於戒指、別針、胸針、手鍊(鐲)和項鍊之上。

三、裝飾藝術的圖案和題材:
這個時期的款式和圖案已經不再像新藝術一樣以仿古和模仿自然界為主要題材,他們大膽地把生活中所面對的事物表現在飾品的設計圖案上。他們很寫實地把心中的壓力具體化;狂歡的雞尾酒會,快節奏的音樂和舞步,暴露的禮服,充斥在社會各階層。為了配合這種潮流,珠寶設計的理念便順應而起;垂吊搖擺的耳環,讓人目眩頭暈;長及肚臍的項鍊,可以甩晃,也可以繞頸三圈,表現出粉頸的柔麗;成對的胸飾,別在若隱若現的胸前;幾何圖形、人物造型、流線型的別針,別在帽上、鞋子、領口或皮帶,幾乎無所不在。數個成套的手鐲,讓纖纖玉手更引人注目;黑(黑瑪瑙)白、紅(珊瑚)白、藍(青金石)白等的對比顏色,描寫歐戰後經濟復甦所產生的;貧與富,傳統與非傳統,優閒與緊張的各種內在和外在現像。
一次大戰後,整個世界縮小了,美國也擠上了主導世界政治和經濟的舞台。汽車、摩天大樓、印地安人、黑人、飛機、大炮等這些美式的圖案也都上了珠寶設計。中國人、日本人、埃及人甚至於南美洲的土著,都成為設計師舞台上的角色。資訊的進步,使文化更交融,中國的文字、山水畫、神仙故事,日本的浮世繪、武士、庭園,美洲的馬雅圖騰都是裝飾藝術設計師所經常使用的素材。
機械的工業文明,介入了生活的每一個部份,對稱、平衡、角度和比例的幾何圖形,機器構造的齒輪、輸送的鐵管、牽動的絞鏈也都一一出現在設計的圖案上。
這個時期,Art Deco的取材真是包羅萬象,令人眼花撩亂,設計師們從不放棄任何可以應用的材料和主題,這便是真正表現了這個大時代潮流的精髓­­­­‑‑‑怒吼的二零年代,祇要喜歡有什麼不可以!(Roaring Twenties, the Carefree Flapper)

四、當代的名家和公司:
這個藝術運動,雖然席捲了全世界的設計風潮,但主要還是以巴黎為中心,當時的名家輩出,但不像Art Nouveau 時期的作者,習慣在他們的作品上簽名做記號,一般都以公司的印記(hallmarks)出現在市場。以下介紹這個時期幾位代表性的名家和公司:
1、在巴黎的裝飾藝術工作者:
Jean Dunand (1877-1942)
出生瑞士,工作於巴黎的珠寶、金屬工藝、傢具及擺飾設計家,以強烈的幾何圖案,配合鮮紅或深黑的琺瑯材料施於銀製品或銅製品之上而著稱。其中以垂吊式的耳環、線條明顯的胸飾和手鐲尤為見長。 Jean Després(1889-1980)
他的作品非常前衛,大都以半寶石配合貴金屬為主,具有強烈的立體派(cubism)和非洲面具(African Masks)風格,顏色保守,經常使用灰色、黑色和棕色搭配在機器零件式的設計圖案上。 Raymond Templier(1891-1968)
喜歡設計豪華首飾,常用摩天大樓之類的長形幾合圖形為圖案。並利用釘鑲小鑽石與黑色半寶石,或是光面與砂面效果來造成圖案的對比為見長。 Gérard Sandoz(1902-?)
他的作品非常具有創意但不失商業需求,如煙盒、粉盒、打火機、別針和吊墜等小而精的作品,都廣為人們所收藏。 Paul-Emile Brandt
他的作品除了常使用貴金屬及寶石之外,添加厚層的烤漆或琺瑯是他的特色。 他們都是當時在巴黎的一流名家,雖然他們工作室的規模不大,但他們的理念和風格卻對同時期的創作和後來的追隨者產生極大的影響。
2、這個時期個人的表現並不顯著,反而是一些生產大件珠寶且具有歷史的珠寶公司,引領風騷,出盡風頭,這正是印證“創作與量產融合”的結果。如法國的Cartier、 Boucheron、Mauboussin、Janesich、Chaumet、Mellerio、Fouquet、Vever和Van Cleef & Arpels。這些公司的產品都令人愛不釋手,甚至於今日Sotheby和Christie二家著名的拍賣公司,都以他們的產品做為拍賣會的號召。
3、丹麥哥本哈根的Georg Jensen在這個時期依然以生產銀製品為主,偶而也出些金製品,“鹿”和“花草”的主題款式,歷久不衰。
4、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1929年美國建築設計教師William Spratling在墨西哥的 Taxco開班授徒,融合了當地土產的銀料和半寶石,創作出不少裝飾藝術風味的作品,使整個Taxco成為當時銀製品的著名重鎮。
5、美國的珠寶界,在裝飾藝術運動中,也佔有一席之地,如紐約Oscar Heyman & Brothers、Tiffany、Bonner Manufacturing Co.和Walter P. McTeigue等公司,都是當時位處黃金地段,來往顧客皆屬社會名流的名店,他們的產品至今尚廣為大眾所收藏和流傳。
6、 十九世紀以來的珠寶改革和創新運動中,德國的Theodor Fahrner也是一家具有舉足輕重的珠寶公司,尤其是在1900年到1950年間,來自慕尼黑、德瑞斯頓(Dresden)、Darmstadt、及Stuttgart的藝術家和設計師們都與Fahrner合作,生產了不少裝飾藝術運動期間的經典之作。他們的設計體材廣泛,意識主題深邃,遺風至今猶振盪著整個珠寶設計界。
7、由於裝飾藝術時期,人造珠寶(costume jewelry)頗為盛行,生產者也相當多,其中以Coco Chanel和Elsa Schiaparelli的產品最負盛名。他們把Art Deco的藝術和氣氛以低廉的價格,帶進了廣大的群眾之中。因而贏得“神奇膺品”的尊稱。

五、結論:
二十年風水輪流轉,裝飾藝術運動,在經濟大蕭條(The Great Depression 1929-1933)和二次大戰初期之間,逐漸凋零,戰後一度試著恢復這個獨特的藝術風格,結果失敗了,“怒吼的年代”就這樣隨著戰爭消失了。然而,時到今日,裝飾藝術的那種包容和放蕩不羈的特質,依舊存在戰後現代的藝術(The Art of the Postwar Period, 1940-1959)創作之中,它不但帶給我們無限的思索空間,也帶給珠寶界最自由發揮的啟示。

堆沙男孩在90年代發表過的一篇珠寶文章
覺得它還有重讀的價值

標籤:


留言: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