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9日 星期四

 

穿越絲路(二)

 

武威到嘉峪關

這次絲路的走法跟平常不同,我們走中線,繞過張掖經過酒泉不下車,一路拉車七個小時無休,直奔嘉峪關,路上碰到戈壁灘下雨,一路煙雨濛濛,見到難得的雨中沙漠(戈壁也是一種沙漠,不是細沙,是砂礫造成)。把植被的草都淋得有幾分綠意。

image

碰到戈壁灘下雨,一路煙雨濛濛

路過漢長城的遺址,已經殘垣斷壁,剖肚開路,不經導遊介紹還以為是籬笆土牆,歷史文物,分分秒秒都在時間的長河中風化消失,人為的維護也只能撫慰一時,無法和自然抗衡。

image

路兩邊被切開的地方和電線桿並立,就是漢時抵禦匈奴的長城,現在卻正在頑強地抵抗自然的侵蝕和破壞

經過張掖,過門不入,我們要先去嘉峪關,回頭再來。

image

經過張掖,過門不入

天氣放晴,沿著祁連山筆直的連霍高速公路(G30江蘇連雲港到新疆霍爾果斯,全長4395公里),行車保持120公里的巡航速度,讓人很快就去找周老先生。

image

沿著祁連山筆直的連霍高速公路(G30)

總算到了天下第一雄關,真的是在沙漠中孤寂地巍峨雄崌,關口氣派十足,由外城到內城的路兩旁種滿柳樹(為了紀念左宗棠又稱它為左公柳),在黃澄澄的城牆和路上襯上綠蔭,倒也讓人感受到綠洲的粗曠美。

image

天下第一雄關,真的是在沙漠中孤寂地巍峨雄崌

image

外城到內城的路兩旁種滿柳樹

進了內城,所有悠悠思古的情懷都被那些經過現代工藝維修的匠氣和做作一掃而空,只能對著還殘存的一段外牆做懷舊的自慰。

image

新城牆經過現代工藝的維修,匠氣十足,卻吸引了我和背包客不遠千里而來

image

還殘存的一段外牆

反而那不起眼的地方,更能讓你感動不已;看著城門下的走道,石道板已經被走的凹陷,兩邊車轍的痕跡,告訴我們多少將士,商旅和僧侶為了國家,為了生存,為了理想,西出此關卻不再復返,讓多少父母兄弟,妻子兒女望穿秋水,斷腸天涯。

image

石板道已經被走的凹陷,兩邊車轍的痕跡

image

城樓上遙望,一片荒涼,西出此關難復返。

讓我驚訝的是今天住宿的嘉峪關市,她是1958年開始開發,建築在戈壁灘上的一座綠化城市,更令人難以相信的是在戈壁灘上種了一片葡萄園,蓋了一個很大的酒窖,釀出了葡萄美酒,加上在酒泉周邊的縣城,人們用祁連山上採取的墨玉(其實是蛇紋石),雕琢出薄如蛋殼的夜光杯,傳承著千年以來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故事。很可惜的是,我們在酒窖品著非常棒的冰白葡萄酒,卻沒用夜光杯,只是一隻高腳的洋玻璃杯,可惜呀!

image

建築在戈壁灘上的一座綠化城市(一)

image

建築在戈壁灘上的一座綠化城市(二)

image

一路戈壁砂礫邊的白楊樹,他的後面就是一望無際的葡萄園

image

葡萄酒窖的長廊

image

葡萄酒窖長廊的兩邊

image

薄如蛋殼的夜光杯

標籤:


留言: 張貼留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首頁

This page is powered by Blogger. Isn't yours?

訂閱 文章 [Atom]